【不过才到中午,燕军喘息未定,又遭到了另一波攻击。】
【燕军本就薄弱的防线被冲垮,如果战争史上有奇迹,那么此刻发生的事一定是其中之一。】
嗯?朱元璋直起身子,眼看朱棣就撑不住了,发生了什么?
【无论是《成祖本纪》还是参战将领的传记,都记录了这一幕。】
慢着!永乐年间看得正出神的朱棣眼皮一跳:什么叫成祖?成祖!老子是太宗!太宗!!!
感受到他怒气的朱高炽冷汗都下来了,这是哪一个不孝子孙改的庙号?简直大逆不道!
群臣们相互看了看,成祖,这不是暗示陛下的王位来得不正吗!这可是大忌!
不过也和他们没关系,应该是后面的皇帝擅自更改的,结果后世就沿用了这一庙号。
成祖……朱元璋不知该喜还是该悲。
朱标突然想笑,四弟应该是不愿意用这个庙号的,但是谁能想到将来的事情呢。
小朱棣有些茫然,什么叫成祖?
成祖!赵匡胤嗤地一声笑起来,想必那个朱棣知道了气都气死了吧。
【当时天地间突然生出了一股旋风,风力之强,甚至把李景隆帅旗的旗杆折断了,朝廷军因此陷入慌乱。】
【朱棣趁机放了一把大火,风助火势,向朝廷军烧过去,发动总攻的变成了燕军。】
【朝廷军的猛将战死,而主帅李景隆更是发挥传统艺能,向南方逃窜而去。】
朱元璋目光深远,难道老天也认可朱棣成为皇帝吗?
朱标看得瞠目结舌,这样都可以!
小朱棣一脸的骄傲,我好厉害啊!
李文忠直接跪下请罪了,他希望皇帝直接将他赶出去,他真的在朝廷上待不住了!
太丢脸了!
众武将无不同情地看着李文忠,啧啧摇头,真是家门不幸!
刘彻想起高祖斩蛇起义的事情,果然,拥有帝王之气的人都如此不同啊!
嬴政哼了声,身为帝王,谁还没一点特别了!
寡人13岁为秦王,21岁亲政,吞并六国,开创帝制!
谁能与寡人相提并论!
唐朝。
李世民笑了,作为同样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赢家,他太清楚这条路的艰难了,但既然要成为帝王就必须经过常人无法经历的磨难!
【这就是靖难之役中的白河沟之战,燕军以少胜多,上万朝廷军被斩首,十多万人溺死河中,尸体横陈百里。】
朱元璋向小朱棣招招手。
小朱棣不明所以走来。
朱元璋打量着此时年幼的四子,伸手摸摸他的脑袋,百感交集:这就是他的儿子,后世称为永乐大帝的儿子。
文臣武将们眼中讶异,莫非陛下打算……
如果是这样的也好,燕王殿下确实是天选的帝王继任者。
但是太子也很好啊,不过天幕说太子将来会病逝,不知道如今还是不是这样呢?
如果不是,那……又将是一轮的腥风血雨……
【朱棣挥师向山东挺进,不想遇到了驻守山东的两员大将:铁铉和盛庸。】
【朱棣大败而归。】
【朱棣手下的能将张玉也不幸战死,建文三年,燕军继续向南吞并地盘,但是兵力不足,难以巩固抢下的地盘。】
【时间越久,燕军颓势越明显,朱棣是以一隅抗全国,而朝廷军的优势也越加明显。长此以往,燕军将被耗死。】
【关键时刻,谋士道衍重新制定了战略,长驱直入,直捣应天府。】
【燕军势如破竹,攻入徐州,动如霹雳,行若鬼神。】
【平安率军阻拦,陷入朱棣包围,但燕军速度也慢了下来。盛庸,铁铉,徐达之子徐祖辉在这里会合。】
徐达心里一个咯噔:怎么还有他儿子?!
【朝廷军大胜,然大势已定,四月奇袭朝廷的粮草大队,把敌军逼到极致。】
【四月三十,燕军生擒敌将三十七员,彻底击溃朝廷主力。】
众武将齐齐提起心,这被擒的人中是不是有自己的子孙?
【建文四年,燕军抵达京师。】
群臣暗暗松口气,终于要结束了,真是看得人胆战心惊,生怕自己或者子孙后辈作为对手出现在上面。
朱元璋也松口气,这天幕看得他心潮起起伏伏,感觉这辈子的情绪都在这时候用完了。
【之前的手下败将李景隆主动开城门投降。】
李文忠的气松到一半,听到这句话,差点没直接撅过去!
你败就败了,建文帝还在,你这样子要背骂名的啊!要投降也不能这么大大咧咧地投降啊!!
完了,这儿子不能要了!
【属于朱允炆的时代宣告毁灭,朱棣乘坐战马入主皇宫,要为大明振拨威武,扫荡风云,从今天起,世人将会称他为永乐大帝!】
天幕上的朱棣一身威严地踏入宫殿,四个金色的大字出现:永乐大帝!
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结束了,朱允炆不知所踪。】
朝堂上鸦雀无声。
朱元璋张张嘴巴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【即位后的朱棣继续实行削藩政策,加强君主集权,并迁都北平,改名京城。直到今日,京城依旧是华国的首都。】
这话一出,群臣们纷纷讶异,原来后世的都城是从燕王迁都后就定下来了吗?
这么说来,后世的朝廷是认同燕王选择的都城的。
所以,后世的朝廷也是大明的吗?
但是为何叫华国?怎么连国号都改了?
永乐年间的朱棣笑得合不拢嘴,连连点头,不错!后人还是和我一样的好眼光!
嬴政嫌弃地撇开眼睛:后人什么眼光?幽云那边有什么好的?又荒凉又偏僻!哪有寡人的咸阳好?
心里不爽,嬴政当即命所有的人都写一篇《咸阳赋》,务必拿出最好的水平,让后人看看寡人的咸阳是多好!
最好直接迁都咸阳!
刘邦也不高兴,幽云那个荒蛮之地!比不上吾的长安!
刘彻也这么认为。
三国众人无话可说,四分五裂的藩王不配称国都。
晋朝,司马炎表示洛阳才是真正的国都所在地,后世人简直眼瞎。
隋朝,杨坚认为大兴城才能代表国都,看看,连大汉都是以此为国都。
唐朝,李世民觉得下次再抽签的时候,他一定给出建议,长安才是作为国都最合适的选择。
宋朝,赵匡胤不满:国都当然是开封府了!还有比开封府更好的地方吗!什么叫八朝古都,地方不好能成为八朝古都吗!后人眼瞎看不见吗!
元朝,忽必烈很满意,这不就是我的大都吗!很好!
清朝,康熙笑笑,京城确实是龙兴之地。
而乾隆想起之前看到的故宫就生气,到底是哪一个不孝子孙把朕的紫禁城改成故宫的?
没有紫禁城,后世朝廷在哪里上朝议事?皇帝住在哪里?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